第三节 邓辉: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容易影响财务真实性
[片花] 2012年末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对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审核结果。在沪深交易所关注的9503个问题中,会计信息失真占比最高,达27%,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上升3%。而在近期,万福生科造假掀起A股舆论高潮,这家于2011年7月上市的企业,被媒体发现在上市前后四年间虚增了近五成营业收入、几乎全部营业利润和近九成净利润。其造假之恶劣,为近年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所罕见。
金融界:说实话这几年国内的IPO口碑确实是有一些问题,大家对它的财务方面还是有很多的疑惑,您怎么看上市公司财务的真实情况?
邓辉:财务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首先来说,目前财务的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有被夸大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非专业人士用一些常规的观察的方法还有一些简单的对比对一个IPO企业或者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产生置疑。其实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不同,同样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也好,它也有自己的一个专门的一个程序,如果通过简单的对比或者简单的观察去判断它这是错误的话,有的时候也有这种夸大的这个因素在这里面。所以要说财务的真实性,我觉得在以后可能还要去客观的去看待它。第二就是我们如果判断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真实性,首先我们要去定义一下,什么是真实的。在一个时间里面,这个财务信息究竟是真实与否,我觉得一定要去满足会计规则的基本原则,然后再去判断它到底是真实还是有造价的嫌疑在这里面的。
这一段时间里面有这么多的案例,肯定是说明会计信息的虚假性还是存在的。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我觉得就是要提高国家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因为现在中国的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准则趋同了,在会计的判断方面还有会计估计方面,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具体操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素质不提高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产生大量的会计差错,累计起来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差错,所以这一块儿未来上市公司可能要注意和加强提高的。
第二就是财务的真实性我们怎么去判断呢?我们都知道一个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标准,还有对会计差错的容忍度标标准都是比较严格的。相应来说它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至少对普通投资人来说,应该是更加值得信任的。
第三,上市公司的真实性也依赖它内部的完善的治理结构,一个完善有效的治理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重大的错报或者说人为的舞弊情况。在中国我们统计过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上市公司,它的单一大股东是控制了百分之三十多以上的股权的,所以说在中国的话,实质上是“一股独大”现象比较严重,在表现形式上就是一个内部代理人越位的情形。这种情况很大情况下会造成内部治理结构失效,也就是可能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但实质上达不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作用,所以导致发出去的财务信息可能有一些重大的错报或者是有意的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