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公经费”来得比往年都要早一些。4月18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亮相的同时,财政部、审计署、国家发改委等80多个政府部门也向社会公开了自己2013年的部门预算。
所谓“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自2010年首次公开部门预算起,今年已经是中央各部门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第四个年头。
“比之去年,今年"三公预算"又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少,这说明中央政府"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部署得以深入贯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曾康华说。
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尽管减少的数额不大,但这一势头足以引起各界关注。
研究多年“三公经费”的公共预算观察人士吴君亮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如是评价今年公布的情况,“公布的时间提前了一些,步调统一了一些,公开的形式比去年规范了一些,公布的内容页比去年细了一些。”
“提前了发布时间,还同时公布了预算和"三公经费",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对预算情况进行比较,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此事。”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如是评价。
审计署做得最好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79.69亿元,包括因公出国(境)费21.3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99亿元,公务接待费14.34亿元。
与2012年预算执行数80 .95亿元相比,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1.26亿元。
从目前各部门公布的内容来看,叶青认为,审计署一直是做得比较好的部门。从公布的报告看,审计署对“三公经费”的每个部分都有详细说明,比如列出公务出国的团组、人次、领导级别、是否带翻译等具体内容;对公车费用的具体构成、平均每辆车的运行维护费用进行了说明,甚至对2012年平均每辆公车维护成本上涨了1100元的原因也进行相应的分析。
尽管中央部门预算报告规定可以细到“项”,但叶青认为,预算到“项”还不够,还可以进一步细到“目”,比如在公车这个事情上,如果能够公布有多少辆车、车的款型、多少司机等,就可以算出人均、车均的具体费用,将有利于增强预算的信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