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四
审计机关应提整改建议和意见
据悉,审计机关在日常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现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管理漏洞和体制、机制、制度缺陷,特别是通过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情况的审计,更是可能发现相关问题。如果审计机关能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且能及时地表达出来,相信可以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关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审计机关的职责中,《征求意见稿》第五条新增了这方面的内容。那就是对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管理漏洞和体制、机制、制度缺陷,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对此,马靖昊称,增加这条条款意义重大,也就是审计完后,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还应该上升到协助解决问题的高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作用。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注册会计师表示,这是对审计机构提出的更为明确、更高的要求。审计不仅仅是查处问题所在,更多地是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内控机制做起,防微杜渐。
基于同样的认识,刘志耕也指出,审计不能简单的就问题查问题,也不能仅是简单的处理问题,审计人员不仅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的根源,而且还要对各种隐患、漏洞、缺陷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的作用。
然而,随着“对管理漏洞提出改进意见”的提出,如何确保改进意见被采纳又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马靖昊称,审计的后续的落实工作很重要,要有专人继续跟进改进意见的采纳情况,对于未落实到位的,要通报批评,并督促限期采纳和整改。
刘志耕建议,一方面,审计人员不仅要查明、查准各种隐患、漏洞或缺陷等具体问题,而且还要弄清楚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或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意见或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才会增大;另一方面,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要超脱以往仅是对财务数据审计的平面思维模式,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还要不断增加自身对社会管理、宏观经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知识面和信息量,要有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特别要学会和掌握从高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看出问题、看准问题,才能切中利弊建言献策。
记者手记
听取合理化建议确保条例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