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核算科目不配比。新制度中,规定银行存款利息在“其他收入——利息收入”科目中核算,短期投资及持有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债券投资利息计入“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而银行借款利息支出还是与旧制度一样,在“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其他”科目中核算,收入与支出不配比。
(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滞后。良好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重要保障,新制度的实施更需要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跟进,要求会计软件和其他信息化软件的升级改造。但当前很多医院还没有形成整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理软件因部门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数据的对接较难,在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中存在不及时、工作量大、相互约束性差等问题,有些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的会计软件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当前新制度的要求,模块的修改,数据的对接等工作还没完成,给新制度会计核算带来困难。据调研,部分医院财务资料采集的部分内容还需要用手工报表进行手工录入,主要原因是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的情况,县级医疗机构这方面的问题尤其严重。
完善新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建议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同时,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及时计提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并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二)加强低值易耗品管理。建立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考核机制,不能因为“低值”而“易耗”,医院应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品备查簿,可参照固定资产的管理形式管理,确保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
(三)在“其他支出”科目下增设“利息支出”科目。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及医院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使用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医院经营活动中,银行存款利息应在“其他收入——利息收入”科目中核算,相应地,流动资金借款发生的利息也应在“其他支出——利息支出”科目中反映,以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新形势下,医院应以新制度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建立网络管理体系。新制度要注重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要为政府拨款、收费价格调整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料,客观上要求医院要更新管理软件,特别是会计核算软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开发适用的模块,保证各个部门、科室数据接口的嵌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另外,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对不同资金来源、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会变得简单明晰。
通过调查分析,虽然新制度借鉴了国外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经验,弥补了原会计制度的一些不足之处,对加快医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新制度的推进实施,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修订和完善。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不断地积极探索,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新形势发展的医院会计制度,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