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两名欧盟官员的话称,当地时间5月8日,欧盟委员会同意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平均税率为47%的临时性惩罚关税,于6月6日生效。《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草案副本显示,此次临时性惩罚关税平均水平为47.6%。
自从去年欧盟宣布对中国光伏业进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后,国内光伏产业一直阴影笼罩。这次“临时性关税”更是让中国光伏业雪上加霜。据了解,国内有的光伏企业早已倒闭,有的正计划将产能转移,有的则正在发力开拓国内市场,力求早日突围,摆脱目前困境。
中国光伏业频遭“双反”调查
“欧盟一再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门槛,说到底还是贸易保护主义。”中海阳能源集团总工程师王宁对记者说。
日前,商务部通报称,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光伏玻璃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初步统计,2012年我涉案产品(包括同一税号下其他玻璃制品)对欧出口约2亿美元。
去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针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9月25日,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再度发起反补贴诉讼。那次“双反”几乎涵盖全产业链,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两个坏消息接连曝出,在国内光伏业引来“地震”。毕竟,中国光伏产品超过70%的市场来自欧盟,每年出口额逾200亿欧元,“双反”一旦成立,无疑将重创中国光伏业。
同样是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获批在未来5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欧盟和美国的两头发力,使中国光伏企业处境愈发艰难。
“没办法,谁让咱两头在外?”王宁反问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大多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原材料、制造设备和市场都在国外,“欧美政府一旦不高兴,随时能扼住咱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