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征方式和税负不同,纳税人在年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后,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一旦被查出,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身份认定缘何“老大难”
在增值税实务中,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推行,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1日,22个“营改增”新试点省(区、市)确认交通运输业纳税人307756户,其中一般纳税人25109户,一般纳税人仅占8.15%;部分现代服务业纳税人420717户,其中一般纳税人45014户,一般纳税人仅占10.69%。
为什么一般纳税人占比低?主要原因是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较高。按规定,纳税人试点前年销售额满500万元,才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这不是全部原因。因为除了“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外,工业、商业类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并不高:工业类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50万元,商业类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就要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
在记者采访中,一些纳税人坦言,其实际年销售额(营业额)早就超过了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但并未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原因有二:一是升格为一般纳税人后,不仅税负会增加,纳税也比较麻烦;二是其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销售额(营业额),仅是开票部分的营业收入,税务机关并不掌握其真实营业收入。出于侥幸心理,就没有申请一般纳税人认定。
税法专家宋洪祥介绍,我国对增值税纳税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管理,并实行不同的征收和管理方式。
从制度设计上看,一般纳税人实行进项抵扣制度,按照规范的增值税计算方法,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的方法纳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涉及较为复杂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计算。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征收率为3%。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从管理成本上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收征管的差异,管理成本也存在不同。纳税人要达到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要求,就需要配置财务人员,或者聘请中介机构代理记账、核算,无疑会增加支出。这也是一些小规模纳税人不愿变为一般纳税人的一个原因。
达标而不认定,将面临很大风险
宋洪祥认为,不管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二者在税负、管理上存在什么差别,由于我国对一般纳税人实行强制认定制度,纳税人销售额(营业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而不申请认定,就违反了税法规定,会面临很大风险。一旦被查实,将付出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