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方案规定,年销售额500万以下个人和企业都被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相比原来3%至5%营业税税率,增值税率为3%,所以税负减轻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家典型的“营改增”试点企业,浙江嘉兴秀洲区首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夏驰丰介绍,“营改增”前,公司每月应交营业税23534元,“营改增”后,应交增值税为19055元,税负减轻明显。
然而,这一改革中受益的不仅是中小型企业。从长期发展看,下游企业购入行业服务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对行业服务的需求。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由于增加了下游企业的增值税进项抵扣,营改增可以说是"改在服务业,惠及工商业".”
据分析,增值税逐步取代营业税,不仅涉及目前已列入的现代服务业,还会涉及餐饮、娱乐、金融等传统服务业。
税负的总体减轻会不会导致服务业价格下降?专家指出,减税无疑为降价增加了空间,但价格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本还在供求,也要看企业自己的选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此项税改消除了重复征税,企业可以向专业化细分和升级换代迈进。同时,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税收成本降低,有利于降低最终产品和服务价格。
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如何应对?
随着“营改增”试点扩大,参与税改的企业,更新设备和增加研发投入等,将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中央已经明确将扩大营改增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企业如何顺势而为,借此改革加速转型升级?
东南大学财务处处长任卫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全年测算,东南大学每年研发经费约为5亿元,按照试点前5.65%的营业税率应交税2600万元以上,“营改增”试点后,大学每年税负在1500万元左右,减少了1100多万元。
融资租赁业在此改革中迎来利好。安徽省兴泰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敬开告诉记者:“过去厂商租赁合作很难打开局面,两端增值税中间营业税,打断了链条,"营改增"后链条打通了,对细化产业分工有积极意义。”
专家认为,如果企业抓住这一契机,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转为外包,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细化产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但“营改增”并非一项普惠政策,在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业会出现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一些试点省份将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财政扶持,帮助有关企业平稳转换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