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出台标志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将成为新的里程碑。新准则大量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包括公允价值的充分应用、所得税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以下影响:
一、可能会使利润增加的新规定
债务重组新规定。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利得均不再进入资本公积,而是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使利润增加。非货币形资产交换新规定。新准则下,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则应以公允价值家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此一做法改变了老准则下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价值的处理,一般情况下会使利润增加。投资性房地产新规定。新准则下,若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的取得,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此时,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款费用新规定。新准则扩大了可以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类型和资产类型,从而将有利于部分企业减少当期费用。所得税新规定。新准则对于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将导致企业的当期利润增加。
二、可能会使利润减少的新规定
股份支付新规定。无论是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都应在授予后将股份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从而使利润减少。
三、对利润增减变化影响并不确定的新规定
存货发出计价新规定。如果物价上涨,则取消后进先出法将会使当期转出的成本减少,当期期末的权益增加,当期利润也增加;如果物价下跌,则取消后进先出法则会使当期转出的成本增加,当期权益减少,当期利润也减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新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其计量方法由原准则下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法,即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例言之,若股票价格上涨,则确认投资收益,利润增加;若股票价格下跌,则确认投资损失,利润减少。套期保值新规定。原准则下,套期工具在表外披露。新准则允许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长期股权投资新规定。新准则对子公司的投资核算由原来的权益法改为成本法。若子公司盈利,则新准则下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资产和利润将较老准则下的数额有所减少;若子公司亏损,则新准则下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资产和利润将较老准则下的数额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