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京审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审计 > 审计百科 >

银行审计(2)

2010-04-09 14:16

  (四)商业银行与审计机关信息不对称,且存在向审计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问题
  商业银行处于信息完全占有的优势,审计人员处于信息不完全占有的劣势,商业银行与审计机关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不对称分布的矛盾。因此,审计人员对商业银行全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难以全面准确把握,这将给审计人员的判断、分析和评价行为带来难度和风险,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如,近年审计发现的商业银行为完成业绩掩盖不良贷款,致使信贷资产质量不真实的问题,审计人员只能对这一问题定性分析,而很难掌握商业银行全部不良资产的真实数字。
  (五)受审计手段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审计面临取证困难
  目前,商业银行审计要揭示和查处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需对一些单位或个人延伸调查取证,由于现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进行延伸调查时,很难取得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加上受到审计手段的限制,审计人员调查时往往受到层层阻碍。如,审计人员在对贷款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进行延伸审计调查时,被调查单位由于受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很难给予配合和提供有关资料,尤其是在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延伸审计调查时,借款人不予以配合的现象更为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到“四个结合”,即: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多方联动,建立长效的商业银行审计机制。一是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力量,建立以总行为龙头的内部审计体系,进行有效的日常审计监督;二是加大银监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及专项检查;三是审计机关在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和银监会监管成果的同时,密切关注商业银行不断出现的新的违规动向,深入开展商业银行审计。

  (二)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加强对商业银行基层行的审计。既然审计机关审计力量有限,难以实现全面审计,商业银行审计只能选取重点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尤其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案件大多发生在基层行,商业银行审计应选准基层行进行重点剖析,以提升审计成果。
  (三)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开展商业银行的效益审计,特别是要揭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漏洞和重大决策失误及严重损失浪费问题。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通过广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逐步使商业银行审计由抽查变为详查,提高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