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业务性质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产品同质化或同一类型的业务前提下,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与采购的数量是否存在配比关系?笔者认为,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化走向,即可窥见一斑。
如果一家“巨无霸”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在为了某一单金额极小的业务和其它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笔者认为,这家巨无霸事务所是不成功的,只能体现出该家“巨无霸”是拼凑而成的,其内涵实质仍然是小型事务所。
在此,笔者并无轻视微小业务的含义,实际上任何大型的业务均是由若干小业务所构成。但因为体量存在差异,事务所在实施审计时判断的标准可能会存在差异。个人承做业务的特色会形成固有的习惯,如做金融审计的人员很难于适应制造行业的审计,即使是同质的金融业务,大型业务和小型业务的组织、标准实施均存在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事务所的各自特色。
正因为事务所的特殊性,故其所有鉴证报告均须合伙人签批。如果单个合伙人管理业务量过大,则会形成顾此失彼,难于控制风险,而大型事务所面对大型业务势必已经形成合伙人的固有梯状搭配结构,这种惯性如果临时改变,会带来收益与成本的不匹配。而如果小型事务所承接大型业务,也会面临组织、人员等诸多难题。正如国际“四大”,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小板、创业板,甚至新三板中难觅身影;而在跨国企业、大型金融审计市场也鲜见百家排名中靠后的事务所,而这正是事务所的规模与其业务类型对应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未来事务所势必会形成分层结构,即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规模相对应。大、中、小型事务所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