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京审首页 > 事务所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的宏观税负

2013-05-22 09:43

  【证券市场周刊】(本刊特约作者 诸建芳)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源于改革释放的红利,而财税改革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推动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改革派专家楼继伟重回财政部,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指出,2013年要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我们预计,财税改革将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速。

  要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一个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到底有多高?

  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收入相对规范,非税收收入占比很小,但中国政府收入的途径较多,除税收收入外,还包括大量非税费用、预算外收入等。采用不同的口径,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度量大致有三个口径。

  一是预算内税收占GDP的比重,属于“小口径的宏观税负”。2012年中国预算内税收收入超过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19.3%。

  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即预算内税收、预算内非税收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属于“中口径的宏观税负”。2012年财政收入接近1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3.1%。

  三是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除了财政收入外,政府总收入还包括社保收入、政府性基金以及政府的隐性“灰色收入”等,这属于“大口径的宏观税负”。2012年政府总收入为14.5万亿元,约占GDP的28%,如果土地出让金也考虑在内的话,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3%。

  梳理过去20年中国宏观税负各部分占比的变化,大致呈现下面几个特征:第一,预算收入占比逐渐下降,从1990年的47%下降到2010年的不足5%;而相应的预算内税收占比则从48%上升至68%。第二,社保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其占政府总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18%。第三,预算内非税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其占政府总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2%上升到2010年的9%。非税收入特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使用与监管透明度较低,既不利于企业市场化运行,也容易成为地方的小金库。近几年,养路费、燃油费的“费改税”已经陆续推进完成,还有环保费、教育附加费等多项收费项目有待改革,预计“费改税”将成为未来五年财税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高还是低呢?

  过去三十年,OECD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不含社保)约为24%-27%,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宏观税负相对较低,过去二十年约在20%左右。所以,目前不含社保的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比OECD国家低4-5个百分点。如果考虑了社保收入的话,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约比OECD国家低10个百分点。

  虽然整体宏观税负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并不算高,但如果与地域和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比较,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则明显偏高。地域相近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宏观税负不足14%,人均GDP同为6000美元左右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家的宏观税负也不高于20%,而同期中国的宏观税负接近24%。

  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那么未来是继续加税还是减税,这涉及最优税负的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考虑到中国所处的人均GDP水平,中国的最优宏观税负在25%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有1.5万亿-2.6万亿元的减税空间。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7.5%左右,继续追求财政税负的高增长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有必要采取结构性减税的措施,让政府总收入增速回归到8%-10%的区间。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未来中国会走上大幅减税的道路,因为在经济转型时期,民生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刚性支出较多,大幅减税也容易导致政府债务的扩张,增加经济的潜在风险。[会计师事务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