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京审首页 > 事务所资讯 > 行业资讯 >

股权激励所得税扣除需注意的问题(2)

2013-04-27 10:57

  18号公告仅规定: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假设对于限制性股票,当时授予时,个人是按2元/股买入的,一共10000股。假设1年后达到行权条件解禁,解禁当日股票收盘价为10元/股,解禁股份数也是10000股。此时,企业所得税上确认的工资薪金费用=(10-2)*10000=80000。但是,对于限制性股票,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的规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原则上应在限制性股票所有权归属于被激励对象时确认其限制性股票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时,应以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境外为证券登记托管机构)进行股票登记日期的股票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和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的平均价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减去被激励对象本批次解禁股份数所对应的为获取限制性股票实际支付资金数额,其差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假设依据上面的案例,个人限制性股票在中登公司登记日的股票收盘价为也是2元/股。则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2+10)/2*10000-20000=40000。由于一般情况下,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是小于解禁日股票价格的。因此,个人所得税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是小于按照18号公告在企业所得税上确认的工资薪金费用的。

  但是,这这篇文章中我想提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对于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存在问题的,在有些情况下不见得正确。特别是在股权激励单位在限制性股票未解禁期间发生了送转股的情况。

  仍然以上面这个案例来看:某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时,登记时的价格是2元/股,授予价格也是2元/股,授予A个人是10000股。

  第一种情况:如果一年后解禁,解禁当日股票价格是10元/股。则根据461号文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10)/2*10000-20000=40000

  第二种情况:如果在解禁期内,该公司发生送转股,比如10股送10股的情况,此时上市公司会公告由于送转股,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和价格会按相应规则改变。此时,A个人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从10000股变成了20000股。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就是这个10送10,一年后解禁,解禁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应该是5元/股。如果按照461号文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2*20000-20000=50000。要比第一种情况多确认10000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因为,在限制性股票在禁售期中发生送转股时,461号在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中的“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对应的是送转股后20000股股票的价格。而“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对应的是送转股前的10000股股票的价格。这两个价格计量的依据是不一样的。比如,这里就把“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调为1元/股,两种情况计算结果就一样了。因此,这个公式存在问题。如果要正确的话,在禁售期有送转股时,这个“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要根据送转股(包括现金分红)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这个可能是461号文的一个疏忽。这个问题,有些地方税务机关已经发现了,其他地方在遇到限制性股票类似个人所得税征管时也要给与关注,及时反映这个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