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指标局限及改进(3)
时间:2010-03-25 14:32 来源:未知 作者:京审 点击:次
会计师事务所 (五)行业标准选择的局限性 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一些政府和金融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甚至同行业企业的工会与个别公司的信用部门,也搜集产业平均财务比率的资料。我国目前虽然一些官方机构和报刊提供了部分行业的财务数据,但往往行业划分较粗,抽样误差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其经营跨及许多行业,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给行业分类带来了困难,也使得同业对比更为困难。 三、企业财务指标的改进措施 (一)重视定性指标和无形资产指标 引入定性指标,全面完善财务指标的系统性。如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标,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社会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最合理的利润;引入智力指标,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形成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衡量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应为重要的财务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衡量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对于一些公认的,对企业影响很大的无形资产,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予以考虑。这对于经营者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财务风险指标 完善财务风险指标,要以现金流量分析作为财务风险指标设计的基础。企业价值评价应当侧重于参考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和核心。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企业偿还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另外,对财务风险指标的另一来源盈利能力指标同样需要做出完善,如在盈利能力指标中增加现金销售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资产现金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平均资产之比;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 (三)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 在不断完善现有财务指标体系的同时,我国企业应加强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增加企业绩效评估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建立非财务指标必须注意:指标必须定义明确且可予衡量、指标体系应同时兼顾公司经营过程和结果、绩效评估指标应与企业竞争策略相结合、指标体系应做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尤应注重设计反映长期效益指标,应随时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变化及人员周转的指标。 (责任编辑:京审) |